1475、上报(2 / 3)

影帝的诸天轮回 惠鹏鹏 2042 字 11个月前

窜,一大妈带着战利品得胜归来,表情透着舒爽。懝

两分钱买报纸……只怕这事儿放在全京城,那都是蝎子的粑粑——毒一份了。

“给老太太,报纸回来了。”一大妈把报纸递给聋老太太。

聋老太太道:“给我念呐,我又不识字。”

一大妈乐了:“巧了不是,我也不识字。”

聋老太太咯咯直笑:“俩文盲买报纸,也是绝了!走,回去让傻娥子给咱念!”

“得嘞!”一大妈道。

“我看你脸色有点儿白,是不是累着了?”聋老太太突然担忧道,“要不我下来走走?”懝

“不用不用,我没事儿,离家不远了,回去再说。”一大妈摆摆手。

她一直有病在身,吃着药,干不了重活。今天蹬着三轮带着老太太来回跑,身体真有些吃不消了。

苏乙见义勇为的事情上报纸了!

这事儿在晚报正式发行前,苏乙就知道了。

稿子当然是文慧写的,在报纸发行前,她就拿着定稿,背着照相机迫不及待来红星轧钢厂找苏乙来了。

她当然不光是为了给苏乙报喜,也是为公事而来。

工人理论学习实验基地的筹备工作已经展开,大领导和日报社高层已经决定把这个项目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都全程跟踪拍摄记录下来,为做专栏专题提供素材。懝

作为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的文慧,自然是当仁不让成为专访记者,全程跟踪报道。

她来的时候筹备小组还在开会,杨宝瑞大手一挥就让文慧也进了会场,任由她拍摄镜头。

没想到文慧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京城晚报副刊的头版头条!洋洋洒洒千余字的通讯稿,指名道姓,算是给足了苏乙排场!

这下全京城都知道苏援朝这个名字了。

这对红星轧钢厂来说,也是荣誉和好事,年底汇报论功的时候,可以加一条“培养了见义勇为好青年”之类的话,要是有奖项什么的就更好了。

奖项当然是有的,宣传部给的嘉奖已经在运作了。懝

厂里根据这个报道,可以直接让苏乙破格转正;等宣传部的嘉奖下来,到时候再给苏乙运作个火线入党,可以说苏乙这一波真是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

报纸被领导们在会场上传阅,领导们纷纷恭喜,大家都很开心和好奇,询问细节,苏乙也就大概讲了讲,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这样的好事,咱们得好好宣传一下,让全厂职工都知道这个好消息,并且号召大家向苏援朝同志学习!”杨宝瑞高兴一挥手道,“杨树谭,让广播站播报三遍,念一念这份稿件!”

“厂长,广播站站长现在就是援朝,要不您直接交代给他,让他好好宣传下他自己。”杨树谭揶揄道。

众人一愣,齐齐大笑。

可不是吗?广播站就是苏乙负责的,现在广播苏乙的好人好事,多少有点王二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苏乙无奈笑道:“厂长,播报就算了吧?这报纸把我夸得跟关羽再生似的,我听着都脸红。”懝

“文记者听到没有,这是嫌你稿子写得不好!”杨宝瑞故意道。

“杨厂长我听到了,苏援朝同志对我的批评我一定认真反省检讨。”文慧笑眯眯看着苏乙,想要看到苏乙的窘迫或求饶。

但苏乙一本正经道:“文记者是该反省检讨。夸我的文章都写得这么花团锦簇,到时候赞扬咱们筹备小组各位领导的时候,你得写出什么高度的大作来?你对自己要求也太高了吧?”

众人都笑了起来。

李新民指着苏乙大笑环顾道:“看到没?你们想将他的军,可没那么容易,这就是个小滑头嘛!”

文慧美目波光潋滟,盯着苏乙贡献出一波波喜意和爱意。

广播站播报这是肯定要播报的,厂里的职工好人好事被京城晚报给报道了,这是多长脸的好事?懝

不过最终杨宝瑞没让苏乙去安排这件事,而是让自己的秘书拿着那份报纸跑一趟,亲自去广播站一趟。

文慧在现场拍了几张领导们热烈讨论的照片后,提出让苏乙带她去参观一下轧钢厂大礼堂,也就是学习实验基地将来的驻地。

杨宝瑞欣然同意。

春风习习,杨柳依依。

苏乙和文慧并肩走在厂区笔直的水泥路上,男的俊朗峭拔,女的飒爽英姿,端的是一对逼人。

璧人。

其实文慧争取跟苏乙单独相处的机会,过来人都懂。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