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岗(2 / 4)

重回高一 北风一线天 2975 字 2023-05-30

资拿出来。院长看她极其认真。就批了一半,剩下的她夸了海口,就自己乖乖垫上。直到厂商收到全款款,才开始开工。彼时,已经过了十月一,快入冬了。

厂商说十月底发货。她放心下来。仿佛这是一件大事。到了11月,医生群里隐隐传来武汉有传染病的消息。说是发热,咳嗽。除了年纪轻的,基本都经历过非典。于是各科室纷纷去后勤保障部门去加倍申领口罩,手套等防护物资。很快院长之前购买的三年量还剩下不到一半了。医务物资告急。这可是大事。院长想起来小李作为助理第一天就要求加大医护物资采购。他看在她同学面子上,没有驳她,没想到反而被她说中了。

小李只是在月底向他汇报,之前那批防护用品已到货。四十万的货,她垫了一半,请领导予以报销。然后把单据上交,结果她发现她把价格又压低了,比以前便宜了三成。以前的帐他不想追究,现在他却发现他的这个助理是个干活的好手,把活当成自家营生,非常用心,手套口罩给压到七毛钱,之前一块钱。差不多多了7万多副口罩和手套。“小李你怎么想到再压价的,”“我爹从小教的,买这么多,一次性付清,就是批发,得便宜。而且是优质客户。上游厂商很高兴。”

十一月底,有些医院定口罩手套已经有些紧张了。定价也翻了三倍不说,还要一次性付款,院长听到同行的吐槽,他笑而不语。12月已经传出很多人逃离武汉,口罩已经成为紧俏硬通货。送别人口罩是很时髦,又贴心的。药店的口罩标价资金翻了十倍,二十多。一月份,武汉封城,李文亮最为第一位揭露新冠传染的医生被感染不幸去世。北京各大药店口罩脱销。在武汉普通人在封城前纷纷逃离武汉时,是解放军医院的专业医生在机场集结,逆向行驶。援住武汉。彼时正是除夕的晚上,全家人都在京过年。大街上几乎没有人烟。随后就是新闻联播上北京各大医院危重呼吸科医生和护士组成团队援驰武汉。她特别感动,看到新闻的画面,都感动的哭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随后就是网上云直播的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以世界级天花板速度在武汉建立。她关注的广安门中医院也去了工程院院士带队。没有西医去时坐包机的风光,中医们低调的做着火车去的。电视上报道说中医包了一个方舱,一人一方,中医防治果然出现在新闻上,黄帝内经上她读过太多遍,论文中也屡次提到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出现在新闻中。中医界的全小仝院士,张伯礼院士都出手了。果然事情向好发展。防控成了压倒一切的优先。

春节期间,厂商给李晨打来电话,她囤在仓库的六千套防护服被人高价买走了。李晨花了12万,厂商直接给她打了60万,厂商没告诉李晨的是,他还被塞了5万。并且他的防护服价格翻到了十倍,白天晚上生产都完不成订单。

行吧,李晨本来打算把这个给院长救急的。以院长的聪明才智,肯定不差这六千套。李晨赶紧从网上有购买了些清肺的中药。羚羊清肺丸是首选。她又买了些金银花,野菊花败火。

她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找出来读,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治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果然清肺汤一号颁布,是根据张仲景的方子来的。

春节假期,她依旧被安排了值班。不过只有初一,初二,上午。因为很多人都没回老家过年。这时个人做核酸很贵,298一位。好几天出结果。除了超市医院开着,卖菜的只有超市。只能快递。去超市买东西都是抢购。两人去了一趟超市,结果看着满目的空箱,傻眼。最后买了两袋米和一桶油回来了。

她想到父母单独两人在家,出去超市不方便,姐又跟着回东北去婆家过年了。她专门打电话,结果父母一点都不害怕,说有政府,怕什么。而且李晨之前拿过来几大盒子口罩和感冒药,他们也不出门。李晨下了app,先后从买菜网,家乐福,物美买过很多次菜,质量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家乐福运费最高,质量最不得。还不如美菜网,结果她才只知道,美菜网是往饭店送菜的。个人买每次都得超过100元。所以父母收到的都是一箱子一箱子的小油菜,黄瓜,香菇,之类的。其中最难买的就是酵母,李晨从京东上买了无数次都是没货,最后从美菜网上买了两斤装的。满足了她妈妈做面食的愿望。结果有班课的初中高中的同学发了视频给她看,说是他们的寒假手工作业,得,全是各种造型创意的面食。非常好看。她的笨拙可做不出来这么构思巧妙的艺术品。怪不得没有酵母可买。学生大军得消耗多少呢。

就这样撑过了正月十五,姐回来了,她离着近,李晨才放心。电话里,姐说,票太难买了。要不是找了铁路局的熟人,买了加挂车厢的票,基本回不来。

在这惶恐之下,口罩有的被炒到100块一只。然后就被执法部门给罚了。她出去也很注意。手套,口罩已经成了标配。不管大人小孩出去都戴口罩。不能戴的就是特别的小朋友,戴了就撕下来。所以小区里早已不见了老人推孩子的身影。静悄悄的。就这样的停摆中,李晨在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