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卫生纸(1 / 2)

标点符号推出的时候,大明上下还有反对的声音。

等到拼音出现只有大明上线,连反对声音都没有了。

大儒都在思考如何占据儒学正宗,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管你什么拼音不拼音。

拼音这个东西根本不涉及大明根本,根本没有人会来赞成或者反对。

说白了,大明的老少们在乎的是利益,而不是改革。

在争论儒家经典如何断句的时候,朱高煜的一些细微的改革哪怕是刊登在报纸上面,也消失不见。

在大事面前,小小的改革,自然没人在意。

甚至朱高煜所做的事情都不能算是改革,而是小小的技术革新。

大明很大,各地发展不均衡不仅仅是在地理上,更是生活上。

随着一纸推广厕所,维护城市卫生。大明城内百姓的纷纷有了公共厕所,以及院子里面的厕所。

往日的厕所都是马桶,是由掏粪工每日从城中运输出去。城中的宅院虽然好,但却没有厕所。

这一问题,朱高煜的解决方式很简单,一个是冲水,另外一个则是化粪池。

但解决掉了卫生,味道,以及公厕后,朱高煜面对的问题仍旧严峻。

大明有厕所

了,但上厕所的人擦屁股的东西,却不一样。

文明的人将其称之为厕筹,也就是竹片。

没钱的人无论是土,还是树叶,都能财股。

而有钱人则是用丝绸。

有钱没钱在大明便是如此割裂。

对此,朱高煜的解决办法是造纸。

大明的造纸术十分成熟,也有人使用纸张擦屁股。

但那是有钱人才会做的事情,没钱人擦屁股的方式还是非常原始的。

随着大明天宫院的不断扩展,天宫院里面人才越来越多,这些人才不止研究单一方面的科技,也会研究一些偏门的东西。

就像造纸术里面也有很多人在专研,他们想造出更便宜质量更好的纸张。

在皇帝的命令下,他们很快找出一种价格还算低廉,非常柔软的纸张。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纸的是干嘛的。

直到见到皇帝,他们将自己携带的纸献上去后,他发现皇帝竟然用这个纸来擦手擦嘴。

不仅如此,很快他们就知道了自己这个纸的用处,居然是擦屁股。

一时间他们哭笑不得,不知道这个是好事还是坏事。

作为一个工匠,他们是喜欢创造更多东西的,

但自己精心研发的纸张如果是用于擦屁股的话,他们多少有点难以接受。

可随着第2批柔软纸张面试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后,他们发现这个纸擦屁股真的很舒服。

虽然价格稍微贵了一点,但在这个时代而言,有纸就不错了。

对纸张最容易接受的自然是金陵城,金陵城富裕的人不少,但富裕到用丝绸擦屁股的却不多。

纸张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几乎第一时间,售卖的人宣称纸张是是大明皇帝下令研究出来的东西,商户,富豪立马买爆。

人总是好逸恶劳的。

这样的变化,对大明来说都没有变化。

如同春雨一样,卫生纸的出现,润物细无声。

正在忙碌过争吵的大明士绅们看到之后,大多骂了一句——奇技淫巧,便开始用纸巾代表手绢之类的东西。

后宫当中更是如此,皇后身为皇帝最坚定的支持者,皇帝要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皇帝发明卫生纸,她第一时间让后宫都用了更加简洁方便的卫生纸,从此避免了一个人上厕所,好几个人伺候的窘境。

最初,卫生纸只在金陵城附近流通,随着时间推移,

产量扩大,大明各处的有钱人,都先后用上了卫生纸。

寻常百姓还是望而生却,他们还没有富庶到有多余的钱去买纸的时候,大明各行省,甚至一些人口稠密的府,也在朱高煜的安排下,开始生产卫生纸。

造纸术本就是大明有的技术,产业链十分强大。现在只是稍微改进一下生产工艺,将原本用来造纸宣纸的纸浆改进后用来造卫生纸。

靠着专利,天宫院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各个造纸工坊也因为新的产品而兴高采烈。

大明随着读书人增加,造纸工坊虽然赚钱,但彼此之间的竞争不小。现在有了新的产品,便有一部分工坊立马转型。

他们购入了专利,便立刻投产。

熟练的工匠,设备,让他们很容易便转型,靠着卫生纸再度躺在金山银山上面。

一时间,寻常百姓忘了卫生纸是大明皇帝下令发明的,他们这些造纸工坊的老板却没有忘记。

他们心存感激,盼望着皇帝能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