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焚柱毁城 收复长安(2 / 4)

糜汉 酱油拌历史 2719 字 1个月前

倾倒进地道中。
糜旸的这道命令更让诸位汉将有所不解。
但碍于糜旸的威望,他们也只能老老实实去照办。
早在街亭一战后,糜旸就知道将来他可能会再用上石脂,因此曾多次下发手令提醒诸位汉将一些石脂的注意事项。
石脂虽易燃,但好在现在处于冬季,关中的温度极低。
加上未经提纯的石脂,易燃性与后世的石油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所以只要不遇明火,那么石脂就在可控范围内。
有着糜旸的提醒,除去魏延之外,今日其他汉将都完成了他布置的那个任务。
而今日糜旸在帐内,等着的就是魏延的汇报。
在天色渐渐暗下来之后,一路骂骂咧咧的魏延终于回到了糜旸的军帐内。
只是方才还在外面口吐芬芳的魏延,在一进入糜旸的军帐内,整个人就变得安静了下来。
他循规蹈矩的来到糜旸身前禀报道:
“大将军,臣已完成任务!”
由于魏延最晚回来,所以他还未来得及洗漱,身上带着一股石脂专属的刺鼻味道。
但糜旸却没有嫌弃魏延。
听到完成任务四个字后,糜旸的脸上只有喜色!
糜旸陡然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对着帐内的诸位汉将下达了一道军令:
“明日起,诸君随孤一同陷城!”
糜旸的语气慨慷激昂,引得帐内诸将一片振奋。
只是振奋之后,诸将不免产生疑惑。
其中以魏延的疑惑最甚:
难道这半月来在地下待得久了,城墙哪处被投石车砸出洞了他不知道?
不然的话,该怎么陷城哦!
夜色降临,刘备的大帐内却灯火通明。
他的身前正跪着那名老宦者。
于刘备阵阵剧烈的咳嗽声中,老宦者求请刘备回銮的话语越发急切。
“陛下,我们就算不回到南郑,回到槐里也是好的呀!”
相比于生活条件困苦的野外军营,城池无疑才是最适合刘备养病的地方。
可面对着老宦者忠心款款的劝告,刘备却始终不发一语。
刘备的执着让老宦者更加焦急。
情急之下他不禁说道:“大将军所言数日,现数日已过”
在老宦者说这句话时,刘备终于有了反应。
他气愤地拍案道:“够了!”
“子晟说是数日就是数日!
绝不会是数月,也不会是数年!
无须再劝,朕心意已决!”
刘备是第一次在老宦者面前动怒。
而就在君臣二人僵持的时候,门外的羽林军禀告,说是大将军求见。
听到这声禀报后,刘备连忙让糜旸进来。
糜旸进来后,一眼就看到了跪地的老宦者,略一思量他就知道老宦者为何如此。
而刘备见到糜旸后,脸上却露出笑容。
“说了多少遍了,朕信你,无须来宽抚朕。”
刘备以为糜旸是来稳定他的情绪的。
可让刘备没想到的是,糜旸没有回应他的话,反而是缓缓从怀中掏出了一块玉佩。
在摇曳烛光的映照下,玉佩熠熠生辉。
而那块玉佩刘备再是熟悉不过。
“朕希望来日你能如朕当年一般,以此玉佩为信物,将朕接入长安城内。”
这是之前刘备与糜旸之间的一个承诺。
而糜旸拿出玉佩的举动,在预示着什么,刘备又岂会不知道呢?
由于内心中的激动,刘备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同时他的眼眶已经慢慢变得湿润。
“陛下,姑父,恩师。
明日我们一起回家!”
烛光影影绰绰,映照在糜旸的身上,让眼眶布满泪珠的刘备产生了一种错觉。
他在糜旸的背影之中,好似看到有一只麋鹿的身形在显现。
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大汉要复兴咯!
第二日一大早,雄浑的鼓声就在汉军大营中响起。
数万汉军在雄浑鼓声的引领下,快速穿戴好甲胄,手持武器有序的来到长安城外列阵。
对于百战精锐的汉军来说,他们知道这鼓声代表着是全面进攻的意思。
而半个多月来的僵持,也让每位汉军都知道长安城的难攻程度。
要想正面强攻下如长安这般的坚城,今日他们一定会付出极大的死伤。
但看着身前的那两道身影,他们的心中却没有半分退缩之色。
那两人,一人为天子刘备,一人为大将军糜旸。
有这二人带领,什么样的仗他们不敢打呢?
数万汉军列好一座座严密的方阵,跟在刘备与糜旸的身后不断前进。
数百步的距离无须驾马,糜旸正搀扶着刘备一步步朝着长安城走去。
紧紧环绕在他二人身周的,是一位位身形彪悍的汉将。
相比于普通士卒,许多汉将都在好奇糜旸为何会带着刘备往城下走。
眼下长安城门未破,加上陛下年老体衰,难不成大将军还要让陛下亲自冲锋不成?
可诸位汉将虽不解,但刘备前进的步伐却很坚定。
在他的眼中,长安城雄伟壮阔的城门依然挺立。
可他的手中正紧紧拽着那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