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劫粮(1 / 2)

明军士兵朝着密集的人群抛出十几个轰天雷。

高原蛮兵没见过轰天雷这东西,所以并不在意。

一个高原蛮兵嫌弃这玩意挡脚,还把它踢飞出去。

然后紧跟着轰轰轰的爆炸声不断,弹片在人群中呼啸着飞溅开来。

穿着皮袍的高原蛮兵顿时稀里哗啦倒下一片。

高原蛮兵的头人这才想起来,蜀军将领再三叮嘱大家不要扎堆站在一起。

头人连忙招呼手下的士兵们赶紧散开。

惊魂未定的高原蛮兵还没来得及放松队形,明军方阵里一排火枪打了过来。

这些黑洞洞的枪口从盾牌的缝隙之中伸出来,砰砰砰的胡乱打响了。

双方距离这么近,明军士兵甚至都没瞄准,直接就扣动扳机了。

子弹比弩箭更快,高原蛮兵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子弹击中。

近距离发射的子弹如果没有打中骨骼,就会从后背穿透出来,掀出一个碗口大的创伤,瞬间就让鲜血流干。

如果要是子弹击中骨头,强烈的痛疼一样会让人痛呼倒地。

并且子弹上携带的强大动能冲击,会让骨骼粉碎,完全没得救。

也就是一个照面,高原蛮兵被打翻了两百多人,当场就懵了。

没等高原蛮兵的小头目们下达撤退命令,举着盾牌的明军长枪兵朝前面挤了过来。

蛮兵喜欢拿着各种武器大开大合的砍杀,而明军长枪兵则是踮着小碎步,一点点的挤过来。

因为步伐小,所以明军长枪兵阵型不乱,层层叠叠的长枪像是刺猬,不停的往前挪动着。

高原蛮兵徒有一身力气,却无从下手,只能狼狈不堪的向后退去。

装填好了火枪和弩机的明军朝着蛮兵又是一轮齐射。

这一轮齐射,算是压垮牦牛的最后一袋粮食,把对面的蛮兵彻底打崩溃了。

方阵前面的蛮兵不管不顾的转身就跑,将后背卖给了明军。

在蛮兵跑出火枪射程之前,明军又开火两次,让九百多蛮兵损失过半。

进攻其他方阵的高原蛮兵,也遭遇了差不多的下场,最少都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马。

这么窝囊的战斗结果,像是一盆冰水,哗啦淋在乌斯藏诸部的头顶上。

赞善王和护教王是最先抵达川中的,后面陆续还有不少乌斯藏部落会陆

续赶来。

但是打过这一场之后,高原蛮兵的小头目们都非常清楚,人来得再多也没用。

明军的那些火器,根本不是人类可以抵挡的。

感到事情不对劲的赞善王和护教王连夜回到川中,找朱椿商量对策。

“各位法王不用担心,火器也不是万能的!”朱椿信誓旦旦的说道:“用兵之道,虚虚实实,逆贼的火器厉害,我们可以选择迂回、断粮、偷袭、夜战等各种方法来应对……”

“诸位,明军的火器,必须列阵迎敌才有效果,若是在平原上遇到骑兵,又或者遇到了下雨的天气,他们的火枪也不过是一根烧火跟罢了。”

听着朱椿的解释,众人觉得朱椿说的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先前对火枪的畏惧减轻之后,蜀军和蛮兵制定了新的战术。

——贺信忠率领蜀军与敌人正面相持,拖住明军的主力。

——善于快速行军、山地作战的蛮兵在泥溪镇东面散开,攻击明军的补给线,将明军围在岷江东岸的狭小区域。

自封皇帝的朱椿表示,明军的粮草和弹药都需要从千里之外运过来,只要高

原蛮兵阻断了明军的辎重运输,明军肯定会不战而败。

但是想要切断明军的运输,又那是那么容易的?

根据贺信忠的禀告,明军的辎重主要靠水运——运输船抵达泥溪镇附近的港口之后,再以车辆转运到明军大营。

这段路,仅仅十里。

为了确保这十里路的安全,明军修建了十几个烽火台,每隔两里就修建了一个小寨。

五个小营寨连成一条线,串联在码头和明军大营之间。

贺信忠的蜀军人多势众,他已经尝试过截杀明军辎重了。

每次蜀军出现,烽火台就会点燃狼烟。

得到警示的辎重队立刻进入附近的小营寨躲避,让蜀军偷袭辎重的企图彻底落空。

偷袭辎重这事儿,蜀军做不好,蛮兵也未必能够胜任。

但不管怎么说,远道而来的蛮兵们总要试一试。

毕竟偷袭辎重,可比正面迎战明军安全多了。

大量的蛮兵小队散步在叙州以西的平原和山野上,利用夜晚、小山、丛林的掩护,想方设法偷袭明军的辎重。

头人巴望,就是偷袭明军辎重的一支小队。

巴望手下有五百